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长时储能缺口大看好液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http://www.zherpaint.com/m/

来源:中国证券网

转自: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玉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在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INES)上表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不同时长的规模化、高安全储能技术。但现有储能技术仍有局限性,尚无法满足全部领域需求,尤其是长时储能缺口较大。其看好全钒液流电池等液流电池储能体系在长时储能领域的发展。

  赵天寿院士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风光电占主导,而它们可能会出现长时间间歇。为避免供电间断,尤其需要长时储能作为支持。

  目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长时储能缺口较大。在毫秒至分钟级储能,有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等技术路线,可用于平滑风光出力,提高电能质量。在小时级储能中,有锂离子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等,可提高风光消纳量,实现日内调峰,提高电网经济性。但在天至年级的储能上,产业还比较欠缺,这个时段的储能需要长周期能量时移,确保能源安全。

  赵天寿院士认为,液流电池储能体系的容量与功率解耦,具有储能时长灵活、适合长时储能、易规模化、无地域限制等优势。

  其提到,液流电池储能中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已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国家重视,产业空间大。不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目前面临降成本的关键问题。由于电堆与电解液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本80%以上,提升电池电流密度、提升电解液利用率是降低系统成本、推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