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是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一个画面。面对孩子哭,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反应。
一般的家长会说:
“你都已经是大宝宝了,不能哭鼻子了。”
“你是男子汉,怎么可以哭呢?”
暴躁一点的家长会说:
“哭有什么用,再哭我揍你啊!”
“不要哭了,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当然,也有温柔一些的家长:
“好了宝宝,我们不哭了好不好~”
“不哭了,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哦……”
哭闹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也是最令家长焦虑的一种行为。
不管是哄一哄也好,或者是严厉压制也好,都折射出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父母都认为孩子哭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应该被制止。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者有亲友在旁的时候,孩子哭闹会给家长带来尴尬和窘迫。
在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里,男生要做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女生要做优雅淑女端庄大方。男儿流血不流泪,女儿哭啼是软弱。
对待孩子哭这件事,我们整个大环境就是不太接纳的。分散到每个小家庭身上,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制止他,让他安静下来。
我们不妨试着觉察一下家长,觉察一下孩子,一起看一下当孩子在哭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在想什么,家长拼命地制止到底在怕什么?
#2我家女儿今年3岁,性格有些内向,而且有点怕生。
前段时间,只要去亲戚家,或者有亲戚来我家的时候,我都非常紧张。尤其是有亲戚喜欢孩子,想要抱抱她的时候。
经常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抱了起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爷爷的怀里,瞬间就嚎啕大哭。
从亲戚抱起孩子到孩子哭,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几秒钟我的心总是揪成一团,心里默默祈祷“别哭别哭”。
后来我又仔细回想,当女儿哭的时候,我在干什么?
我一边安抚女儿让她别哭,一边跟亲戚解释,这孩子就是怕生,平时咱们见得少,孩子还以为您是陌生人呢。
有“好心”的亲戚教育我,跟我说应该怎么锻炼孩子,怎么让她不怕生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羞愧的。
没错,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经常会觉得羞愧,仿佛自己养育者的职责没有到位。
我们怕孩子哭,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有尽职养育孩子,我们怕孩子哭,因为怕自己内心的无力感隐隐作祟。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的确如此,孩子哭也许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这件事本没有错,只是我们内心不能接受而已。
其次,我们不喜欢孩子哭还因为在成年人的生存法则里,哭是一件没有用的事。
我们不允许孩子哭,是因为哭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想要玩具,哭也不能买;摔到了,哭也还是会疼。
可是,哭是没有用的,难道笑就有用了?没有任何理由,用“有用”去衡量一个情绪。
当我们跟孩子说出“哭没有用”的时候,本质上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也是对我们自己情绪的不接纳。
可能在成长经历,或者生活中,我们被告知哭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的哭声被压制,所以我们也不能接受孩子爱哭这件事。
实际上,哭和笑一样,都是人最正常的情绪,没有对与错之分。
#3情绪就像一个人的皮囊,我们总以为皮囊就是这个人,可实际上,真正的灵魂与动机才更值得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