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钒钛

白癜风土方治疗 http://m.39.net/pf/a_5945933.html

远眺钒钛新城。

5月8日,省重点产业化项目——龙蟒佰利联集团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创新工程正式通电投运,标志着我市推进钒钛磁铁矿深度开发利用迈入了新的阶段;

6月2日,在钒钛新城标准化厂房内,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钢城集团高端钛合金熔铸及精密铸造项目正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入试生产;

6月11日,位于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的美利林1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材料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第一条生产线即将进入试生产……

这些来自钒钛领域的一封封捷报,也是我市在向世界钒钛之都前进的道路上留下的坚实足印。攀枝花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创新驱动引领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三个圈层”联动发展构筑“钒钛之芯”。

向世界钒钛之都挺进,是条漫漫长路,很早就要开始出发

上世纪70年代,以攀钢集团吹出了第一炉符合国家标准的钒渣、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建成年产5万吨钛精矿选钛厂为标志,攀枝花的钒钛产业发展就已经踏上了漫漫征途。年,我市钒钛产业产值总计.15亿元,同比增长10.75%,钒钛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11.9个百分点。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市打通了钒钛磁铁矿采矿——钒钛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市从事钛原料、钛制品生产的企业接近家,钒产业更是逐渐成长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优势产业。

作为全域纳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城市,攀枝花没有辜负“创新”二字。我市创建了全国唯一的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省级钒钛制造业创新中心,成立了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44%和29%,宇航级钒铝合金、大功率EB炉等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向世界钒钛之都挺进,是条坎坷之路,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聚力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我市正全力攻破一批重大“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前,攀研院“制备钒电池用电极的方法”在日本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这是今年钒电池领域的首个国际专利,标志着攀钢在钒电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攀钢“航母舰队”的能级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攀钢集团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钢城集团高端钛合金熔铸及精密铸造项目,是去年我市四季度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与专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获得全方位的技术支撑,生产钛及钛合金铸锭、铸件等产品,主要面向航空、航海等领域,投产后预计年产量2吨,年营业收入约2.3亿元。

“我们前期产品主要以民用钛合金锭以及化工用的润滑体钛合金铸件为主,将来的发展目标是走向高端化,比如航天航空、医用等领域的钛合金铸锭以及钛合金铸件。”攀枝花航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表示,目前公司已与宝鸡地区、洛阳地区相关企业落实了订单。

今年5月7日,市委书记张正红在全市钒钛产业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要将发展钒钛产业作为贯彻落实“三个新”要求、构建“三个圈层”的重要抓手,科学制定“十四五”钒钛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化、清单化抓好工作落实,奋力推动钒钛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项目化、清单化,就是要把我们面临的难题一个个分解、一个个“拿下”。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做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聚焦“三个圈层”联动发展和全市“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发展思路,与周边区域就钒钛产业开展区域经济协作,进一步凸显我市钒钛产业区域中心地位,促进产业链集群健康发展,力争到年,初步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钒钛产业产值突破亿元。(胡志华记者周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