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未来是否有大的发展空间

一、液流电池简介

液流电池可以分为钒液流电池、锌基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等。其中钒液流电池,寿命长、规模大、安全可靠的优势尤为突出,成为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

钒液流电池,简称为钒电池,是一种二次充电电池,利用钒离子溶液通过装置可以循环反应,从而实现钒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我国对于钒电池的相关技术储备还算充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开始研制,到现在,储能装机量迅速增长,以钒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装机量也在迅速增长。

它现在已经实现在智能电网、通信基站、偏远地区供电、削峰填谷等项目的应用。但目前,我国钒电池渗透率仅为1%左右,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钒电池主要分为集装箱型和建筑物型,前者的规模比较小,后者的规模比较大。

这里,德国已经出现家用小型钒电池的储能产品,这种规模更小,可以配合家用光伏系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功能性更强。

二、钒电池优缺点分析以及钒矿储量

这类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模块性的,我们想要多大的额定功率,就可以通过改变电堆数量去决定,想要多大的储电容量,就由电解液的体积大小决定,如果一套系统需要较高的额定功率或者额外的储电容量,那么简单的增加电堆数量或者添加电解液就可以了。

而且,在各类储能电池中,钒电池还有很多优点,例如它没有爆炸、火灾的隐患,使用周期长、充电便捷、环境友好、储能上限高且可控等多个优点。

按照现在的渗透率计算,钒电池5年内累计装机的复合增速可以达到%。

当然,它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它的体积、质量很大,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最严重的缺点就是它的成本高。

这是钒电池大规模商业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是因为它尚未规模化商用,且受制于设备、产能以及高额的前期投入,目前钒电池成本约为锂电池的2-3倍。

具体的再来看看供给,在自然界中,钒很少形成独立的矿物,主要赋存于钒钛磁铁矿、磷酸盐岩、含铀砂岩和粉砂岩中,此外还有大量的钒赋存于铝土矿和含碳物质中(如石油、煤)。

全球钒矿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南非,中国储量占全球的43%。产量方面,中国钒矿产量仍然占全球最高,达到62%。所以说,这资源储量丰富。

但是,还是有多重因素限制,供应持续紧张。

一是,钒钛磁铁矿企业产能扩张受限,在中国钢铁企业产能和产量受到政策约束的时候,这一钒供应最主要来源将难以产生增量供给。

二是,随着钒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独立钒矿山正在被开发,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这导致石煤提钒难以放量,且成本偏高。

三是,中国禁止进口钒渣,加剧了这种制约。

对于供给的逐渐紧张,其需求却十分强劲,钢铁消费强度提升,储能带来新增长点。

钒的下游包括钢铁与铸造、钛合金、化工以及储能,其中钢铁领域,占比达到85%。具体到钢铁行业,含钒高强度合金钢主要有: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先进高强度带钢、建筑用螺纹钢筋、高碳钢线材、钢轨、工具和模具钢等。

也许大家会质疑,现在钢铁产量不是增速趋缓了吗?

尽管钢铁行业产量不增,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在建筑和工业上使用的钢材要求要有更高的强度、韧性的要求,从长期来看,这将提升钒的消费强度,推动钒需求中枢上移。

三、相关个股梳理

目前钒电池市场体量较小,龙头格局未显,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国内钒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为北京普能、大连融科、武汉南瑞、上海电气及伟力得。

1.上海电气

在储能领域,上海电气分阶段、分领域布局锂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和退役电池系统四个领域。目前上海电气已推出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可实现分布式、集中式全覆盖调峰调频。

据上海电气年半年报,上海电气新增储能设备订单人民币28.8亿元,同比增长.0%;报告期末,公司在手储能设备订单人民币30.8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78.7%。

2.北京普能

该公司主要业务即为全钒液流电池的研发、制造与商业化应用。年其收购全球最大钒电池企业VRBPowerSystems,接收其专利及研发人员。

公司已在中国、韩国、美国、印尼、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地建有钒电池储能项目,并在国内承接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目前由HPX公司领投新一轮投资,背靠国际矿业巨头,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