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奔跑,都意味着跨越
从年9月8日开始,“攀钢钒钛”证券简称变更为“钒钛股份”。这是在这家公司发展历程中,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变化。
最初,这家公司的证券简称为攀钢板材,主营业务只有热轧板。
后来,朱总理亲自批准的“钢钒公司”因香港股灾未能成功上市,回归A股,攀钢板材“蛇吞象”把“钢钒公司”装进来,业务拓展为钢铁钒等,公司名称和业务都发生变化,证券简称修改为“新钢钒”。
年,我担任新钢钒董秘,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行16亿元可转债,用于建设白马矿、轨梁万能轧机改造和收购焦化厂等。
公司在弱势中发行成功,主营业务变化,加之“新钢钒”的“新”字主要目的是区别计划在香港上市的“钢钒”公司,内涵信息量小,我建议修改为“攀钢钢钒”,体现攀钢、钢、钒和钒钢四个内涵点。
董事会通过,自此公司简称变为“攀钢钢钒”。
山上、水下都是矿
始于年的攀钢系的攀钢钢钒、渝钛白、长城股份整体上市,历经磨难,最终成功,也把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两家央企捆绑在一起,诞生新鞍钢集团。
整体上市时,为避免现金选择权行权,支付巨额资金,两家公司对“攀钢钢钒”进行资产置换与重组,整体上市后的公司,主要业务为矿山、钒和钛等,公司证券简称也相应变更为“攀钢钒钛”。
那个时候,我是攀钢集团董秘,经历了其中的很多事件。发现大家对发展钒钛产业的意愿是存在差距的。
钒钛虽好,吃饭还主要依靠钢铁。
在生存与发展的抉择上,钒钛产业以其独特价值,跌跌撞撞,迎来颠覆性的时刻。
露天开采矿山
时光匆匆,岁月流转。
钢铁产业加速发展,面临从规模到产品的重大结构性调整,承压前行。
钒钛是国家战略资源,钒面临储能产业的万亿元市场规模,钛产业特别是钛金属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攀西将构建世界钛产业中心……
钒钛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成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阳光产业,未来一片光明。
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证券简称变更为“钒钛股份”,可谓恰逢其时。
前不久,鞍钢集团明确提出要构建“双核+第三极”产业新格局,把钒钛培育成鞍钢集团未来发展的“第三极”。
这是鞍钢集团对钒钛产业发展的清晰而重大的决策。
“钒钛股份”作为具有世界声誉的钒制品供应商和我国重要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有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的鼎力支持,应该是这个“第三极”的唯一承载体,能够承担重任。
随着攀钢集团钛金属产业业绩的的不断升级,大概率也会注入进来,其在我国钒钛领域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强化由此展开的未来画卷,当是美好可期。
而其不断转身和变化的背后,也反映了中国钒钛特别是钛产业发展的密码。
城市风光
个人观点,权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