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黑涉恶案件如何认定她编写13种涉黑涉恶

近期,一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讲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举行。宣讲现场,作为主讲人之一的白云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民警刘雪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精彩的案例为村民授课,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除了积极投身扫黑除恶工作社会宣讲,刘雪秋还分门别类编写涉黑涉恶案件执法指引、提前介入办理多宗重特大案件、钻研法条准确定性新型疑难案件……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刘雪秋始终身处斗争第一线,以攻坚克难的韧劲,利用其自身钻研的法律武器,精准打击涉黑恶违法犯罪分子。

分门别类编写案件执法指引

记者了解到,自年1月白云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刘雪秋通过举办多场扫黑除恶法律适用、套路贷认定及取证等案件办理专题培训,帮助一线办案民警明确黑恶势力认定,厘清案件定性,掌握取证重点,受训民警逾千人,切实提高涉黑恶案件的侦办能力。

在竭力提供法制服务保障的同时,刘雪秋还积极投身扫黑除恶工作社会宣讲,作为市、区专题宣讲队成员,她先后对镇街村社、党校等外单位宣讲20余次,宣讲人数逾人,大力提升了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支持。

“其实最初,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涉黑恶案件,所以对这类犯罪的认识并不深,特别是在涉黑、涉恶案件的定性、表现形式等,可以说没有统一的认识。”刘雪秋回忆,自白云区打响专项斗争的冲锋号后,案桌上的涉黑恶案件越来越多,调入法制大队3年多的时间,已经熟练处理经济犯罪、食品药品犯罪、环境污染犯罪、新型疑难案件的她再次迎来新挑战。

为了能针对这类案件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法律监督,刘雪秋花费大量时间“啃”法律相关书籍、资料、文件等,跟自己较上劲地钻研,“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多看专业领域的资料,单位时间不够用,回家就继续,毕竟这项任务涉及面广、法条繁多,还时间赶,这些都要求你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中。”

学懂弄通后,刘雪秋在短时间内收集汇总办案疑难复杂问题,整理相关法律、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及相关规定,通过梳理,结合工作经验与办案实际,分门别类编写了常见十三种涉黑涉恶案件执法指引,编撰《扫黑除恶案件认定、取证要点及相关法律法规》书,为基层办案民警提供具体明确的案件办理指引和快捷的查询途径。

迎难而上介入重特大案件

刘雪秋积极承担“啃硬骨头”工作,为白云区涉黑恶重大案件不遗余力地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所有案件她都提前介入、全程跟进,通过提出侦办意见、制定调取证据指引、提出补充侦查建议、审核案件排除证据矛盾等法制指导、审核工作,以法铸剑,协助办案单位力斩黑恶势力,保一方百姓平安。

据统计,年先后办理多宗涉黑专案、全国首例“呼死你”案等重要案件,共刑拘64人,逮捕59人,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重点任务。其他案件刑拘余人,逮捕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法律指导作用突出。

特别是在某涉黑专案中,犯罪嫌疑人达30人,涉案资金达几千万,这是一个以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盘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涉及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破坏生产经营、寻衅滋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是白云区近年来案情比较复杂,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

谈及办理该涉黑专案的难点,刘雪秋表示,最早年底,她开始接触案件并发现,由于牵涉到的案件案发时间久远,有的相隔至今10多年,相应的证据缺失严重。而首要攻克的课题,就是对案件事否涉黑涉恶的事实认定上。举例而言,这类案件所涉及到的暴力行为,其色彩越来越不显著,为了钻空子逃避打击,相比与肢体暴力有关的“硬暴力”,如今会夹杂手段更为丰富、隐蔽的“软暴力”,包括口头恐吓、泼红油、聚众造势等,这些暴力行为的认定都需要一一审核。

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考虑到案件追诉时效期限,这宗涉黑专案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刘雪秋毫不退缩,提前介入,加班加点阅读案卷材料,审查证据,提出补充证据建议、排除证据矛盾、把关程序,同时还积极与检察院干警协调沟通,充实证据收集,保证证据时效性,经过一个月的深挖扩线,成功打掉了这个通过掌控基层政权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涉黑团伙,逮捕29人,移送起诉30人,成效显著。

准确定性新型疑难案件

面对新型案件定性疑难、取证困难,刘雪秋充分发挥其扎实的法律功夫,过人的好学钻研精神,大量查阅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研读专家专著及文献等,准确定性多宗新型疑难案件,精准打击涉黑恶违法犯罪分子。

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套路贷”等一系列相关的新型疑难案件。刘雪秋表示,简单来说,“套路贷”案件往往涉及非法放贷,其衍生而出的就是敲诈勒索等各种暴力追债行为,这就触碰到了涉黑涉恶行为的“红线”,必须依法打击。

年,刘雪秋参与办理的“呼死你”专案,同样是一宗新型疑难案件。据悉,这是一个以“疯狂云呼”网络平台干扰手机通讯通话的新型犯罪,其链条架构主要是以软件“开发者”为源头,与“挂机者”(实操者)、“代理商”(中间商)、“使用者”(买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产业链条。如通过“疯狂云呼”网络平台设置相关号码和呼叫频次,对呼叫对象(事主)实施呼叫轰炸,并赚取积分,而“代理商”通过提供积分买卖获利。

由于电话轰诈系新型犯罪案件,全国无先例可循,区公检法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此,刘雪秋开拓思路,短时间内搜集大量执法资料,在深入研究后提出具体的办理意见,检察院法院成功认可本案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案刑拘23人,逮捕16人,起诉19人,为公安机关办理同类案件起到了模板作用,省内不少兄弟单位均来学习办案经验,中央12台对此案也进行了宣传报道。

刘雪秋表示,在工作中,时不时就会遇到新型疑难案件,它们的“新”和“罕见”,总能让办案民警在案件定性、取证方面犯难。“所以我们时刻准备处理新的案件,接受公安分局或其他部门的法律咨询,加上法律与时俱进,时有更新,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刘雪秋笑言,她并不是多聪明的人,只好“笨鸟先飞”,多花时间钻研繁杂的法律条文,年她还考取中山大学的在职法律硕士,不断自我进修。

照顾患病父亲仍不忘解答疑难

在扫黑除恶的道路上,刘雪秋一直义无反顾,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法律水平与扎实的法制业务技能,竭尽所能,协助严厉打击涉黑恶违法犯罪活动,铲除黑恶势力,保障一方百姓安全。只要有需要,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或者加班加点,刘雪秋同志都能第一时间提供案件分析意见、取证指导意见,解答疑难问题,甚至在爸妈生病期间,也丝毫没有影响工作。

刘雪秋爸爸因患脑出血住院,因其他家人不在广州,照顾爸爸的责任也自然地落刘雪秋的肩上。刘雪秋每天上班在科室忙着审核案件、拟制法律意见、准备课件等,下班则急急忙忙到病房照顾爸爸。有次,照顾爸爸的时候,正好收到群里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刘雪秋立即编写信息予以回答,爸爸看到女儿在不停“玩摆”手机,不禁有些生气,骂女儿不孝顺,晚上来陪还不断地玩手机。后来,了解事情原委后,爸爸予以坚决支持,说自己也是一名老党员,党员就应该为人民群众着想,只有扫除扫尽黑恶分子,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章程通讯员黎燕逢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章程通讯员黎燕逢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