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走 http://pf.39.net/bdfyy/qsnbdf/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增长迅速,然而,能源安全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掣肘。如何安全、清洁的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是一个重大议题。开发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环保、清洁的天阳能和风能势在必行。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间断性、波动性的特点对大规模储能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流电池作为清洁能源存储技术之一,与目前市场中的其他电池相比,具有大功率、长寿命、支持频繁大电流深度充放电、安全稳定可靠等优点。
年Thaller在第九届能量转换工程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氧化还原液态电池,年意大利人A.Pellegri等首次发表关于液流电池的专利,年澳大利亚南新威尔士大学(UNSW)开始对液流电池展开系列研究,并于年研发成功1kW电池电堆。
年2月,VRBPower为PacificCorp公司建造的2MWh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正式竣工,成为北美地区第一作大型商业化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主要起着削峰填谷和平衡负荷的作用。年哈佛大学的Aziz等发表关于非金属溴/醌液流电池,此电池与钒电池能量密度接近,但是电解液的成本远远低于钒电池,对于大规模推广具有优势。
目前液流储能电池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四方面问题:
(1)电解质溶液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改善。其成本占整个电池系统超过50%,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电池系统的稳定性。
(2)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应尽快实现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配置各种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让操作人员一目了然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开发出先进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在管理故障数据的同时,提供与应用程序诊断仪的诊断服务,并建立电池系统故障显示机制和故障处理机制
(3)电池系统成本较高。液流储能电池与铅酸、锂电池相比目前的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下引起的原材料上涨,有的关键部件还未实现国产化替代,比如国内离子交换膜技术还未突破,杜邦公司的Nafion膜几乎独步天下。由于没有替代产品,价格非常昂贵,这个将是未来我国材料企业重点攻克的领域之一。
综上所述,能否大规模推广液流储能电池在发电侧、输电侧和用户侧以及新能源并网等领域的应用及推广,取决于我们在液流电池的关键技术领域及材料方面研发的突破,特别是系统成本的下降以及与锂电池的综合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