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股份研究报告储能东风起,钒业龙头航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王介超、王晓芳)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钒钛股份主要从事钒钛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钛白粉、钛渣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电子工业、有色金属及涂料油墨等领域。公司是全球主要的钒制品供应商,中国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中国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钒钛之都”四川省攀枝花市,攀西地区拥有钒资源储量万吨(以五氧化二钒计),钛资源储量6.18亿吨(以二氧化钛计),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1.6%和35%,占中国储量的52%和95%。公司现已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钒氮合金生产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其中钒氮合金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公司拥有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产能4.3万吨,钛精矿产能万吨,钛渣产能24万吨,硫酸法钛白粉产能22万吨,氯化法钛白粉产能1.5万吨,在建氯化法钛白粉产能6万吨,并将适时启动6万吨级高炉渣提钛氯化法钛白产线Ⅰ期和Ⅱ期建设。年公司共生产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4.69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3%)、钛白粉24.35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1.61万吨)、钛渣18.72万吨。年公司计划生产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4.78万吨、钛白粉24.5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1.95万吨)、钛渣20.8万吨。

公司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钒钛新材料上市公司”为己任,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钒制品生产企业,其中钒铁合金、钒氮合金等钢铁领域用钒产品销量长期保持国内领先,钒铁合金和钒氮合金分别在年和年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钒铁合金、钒铝合金年入选四川省名优产品,钒酸盐等其他非钢领域应用产品已逐渐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公司钒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声誉。公司钛白粉是国内知名品牌,其中硫酸法钛白粉已形成通用与专用相结合的产品体系,氯化法钛白粉已掌握基于攀西钛资源特点制备高品质钛白的工艺及装备技术,高炉渣提钛已取得重大技术进步。公司钛渣产品质量稳定,钛精矿具有重金属和硫磷含量低、品质稳定等优势,深受钛白粉用户青睐。

年,公司前身攀钢集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年,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年,公司以拥有的钢铁相关业务资产与鞍钢拥有的鞍千矿业%股权、鞍钢香港%股权、鞍澳公司%股权进行资产置换,从而实现公司主营向铁矿石采选、钛精矿提纯、钒钛制品生产和加工、钒钛延伸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业务转型;年,公司拟向攀钢集团转让持有的攀钢矿业%股权、攀港公司70%股权;拟向鞍钢矿业转让其持有的鞍千矿业%股权、鞍澳公司%股权、鞍钢香港%股权;同时,攀钢钛业拟向攀钢集团转让其持有的海绵钛项目;年,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公司控股股东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钒制品分公司整体经营性资产及负债;年,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钒钛股份。

截止到年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0.84%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鞍钢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年度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9家。

公司经营概况

钒、钛产品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年公司营业收入94.4亿元,年增长至.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从收入结构来看,年钒产品收入33.4亿元,年增长至5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年营业收入占比38%;年钛产品收入34.2亿元,年增长至6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年营业收入占比42%;年电力收入19.9亿元,年下降至1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年营业收入占比13%。

钒产品是公司主要毛利来源。年公司毛利16.7亿元,年增长至2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从毛利结构来看,年钒产品毛利7.6亿元,年增长至1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年毛利占比76%;年钛产品毛利6.7亿元,年下降至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年毛利占比16%;年电力毛利2.1亿元,年下降至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年毛利占比3%。年以来公司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年公司期间费用率8.2%,年下降至5.6%;其中管理费用率由3.9%下降至1.3%,公司对于费用的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期间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持续提高;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年的57%下降至年的23%,财务风险大幅降低。

钒行业分析

钒是一种坚硬的银灰色稀有金属元素,作为一种延展性过渡金属,其具备天然的耐腐蚀性和对碱、酸和盐水的稳定性。钒存在于六十多种不同的矿物中,包括钒矿、角闪锌矿、玫瑰铅矿和铜矿等,钒也存在于原油、煤炭和沥青砂等化石燃料中。钒产业链可分为上游钒矿、中游冶炼、下游应用3部分,上游主要包括钒矿、含钒固废等原材料和勘探、挖掘,中游主要是钒产品生产(以五氧化二钒为主),下游主要应用于钢铁、钛合金、电化学储能等行业,主要产品主要有碳素钢、HSLA钢、高合金钢、工具钢、化学制品、钛合金等。

钒储量:年全球钒矿储量万吨,中、俄、南非三国占全球69%

钒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金属元素,其丰度排名第22位,在大陆地壳中钒的平均丰度约为60ppm(数据来源:《钒产业年年度评价》,陈东辉著);含钒矿物种类繁多,极少以单一矿物存在,常和金属如铁、钛等矿产共伴生,或与碳质矿、磷酸盐矿共生。作为矿产资源,工业钒矿原料主要来自以下4种矿产类型:钒钛磁铁矿、砂岩钒矿、页岩钒矿和钒酸盐型钒矿。根据USGS数据,年全球钒矿储量为万吨,较年上升8.3%。全球钒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及南非,其中中国储量占比37%,俄罗斯占比19%,南非占比13%。钒是中国的优势资源,近年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世界第一钒资源、生产、消费、贸易及技术、装备优势大国,行业影响及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升。

钒产量:年全球钒矿产量10万金属吨,中、俄、南非三国占全球96%

根据USGS数据,年全球钒矿产量为10万吨,较年下降4.8%。全球钒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及南非,其中中国产量占比70%,俄罗斯占比17%,南非占比9%。

目前,世界绝大部分钒产品的生产原料来自于钒钛磁铁矿。根据《钒产业年年度评价》,年全球的钒产量约13%从钒钛磁铁矿直接提取(中国为0.89%),约76.2%来自钒钛磁铁矿经钢铁冶金流程得到的富钒钢渣(中国约为89%),约11%由回收的含钒副产品(含钒燃油灰渣、废化学催化剂等)及含钒页岩生产。在国内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钢铁产能产量“双控”、能耗“双控”),预计富钒钢渣产量受限,叠加环保督查下部分石煤提钒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而停产,全球钒产量或将保持刚性。

根据国际钒技术委员会统计,年全球钒总产量(以金属钒计,下同)为11.57万吨,同比增长5.7%。年中国钒总产量为7.35万吨,同比增长6.43%,全球占比约64%。位列世界前六位的排名顺序依次为鞍钢集团攀钢公司、俄罗斯EVRAZ集团、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德钒钛、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

钒需求:钒电池储能有望成为钒需求的最大增长点

钒下游需求:钢铁占比约90%

钒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化工、能源、光学、电子、环保、医药、原子能等国民经济的诸多重要领域。同时,钒又是极具绿色功能的金属元素,在冶金、化学、航空航天、清洁能源中的应用具有极为显著的制造“绿色”效应。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钒作为“能源”金属的绿色价值也愈加显现。钒在太阳能光热转换(钒钛涂层太阳能光热板)、新型稀土光源、锂(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功能光学薄膜、储氢金属材料、超级电容储能、特别是在全钒液流电池清洁、安全、长时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为钒进入绿色“能源”金属序列赢得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与热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