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储能市场越发火热。
年7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并允许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意见提出到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万kW以上,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的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GW,同比增长3.4%,中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5.6GW,同比增长9.8%,装机规模占全球的18.6%。
相关机构预测,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建立、储能商业模式清晰,未来5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将有10倍的增长空间。届时,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8GWh,市场规模超过亿元。其中,作为主要应用领域的电力储能锂电池“十四五”期间累计出货量将超过60GWh。
在此背景下,全钒液流电池有望率先成为我国新型电力储能系统的“后备军”。
资料显示,钒电池全称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钒为活性物质呈循环流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具有大功率、长寿命、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主要用于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储能、大型智能微电网等。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锂离子电池目前在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性能最优的钒电池已成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绿色环保电池之一。
但全钒液流电池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商业化发展。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统计,全钒液流电池每千瓦投资成本在-元,而锂电池每千瓦成本仅为~-元。
钒电池储能系统中,成本占比最大为钒电解液成本,占总成本的41%,电堆成本达到37%。钒电解液主要成本为五氧化二钒,电解液成本主要受到钒价的影响,而电堆的成本主要来自于隔膜等材料。
据了解,钒电解液的回收利用率较高,通可以过租赁电解液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解液成本,而电堆成本也在逐渐下降,钒电池建设成本未来或将大幅降低。
目前1GW钒电池用五氧化二钒的量为1万吨左右,假设钒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达到15%,则年新增钒电池装机量为4.5GW,由此带来的五氧化二钒新增需求量为4.5万吨,相当于年钒电池市场规模的9倍。
虽然我国乃至全球钒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当需求爆发之际,受资源开发程度、产能建设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资源供给仍将出现缺口。业内人士认为,伴随钒电池高速增长,钒价或逐步上升,拥有钒资源的公司将较为受益。
往期回顾
Reviewofpreviousperiods●第三期“高级储能工程师”研修培训班邀请函●能量密度提升80%!宁德时代专利曝光●一夜逆转?碳酸锂价格“闪崩”!●屡创新高!一天一个价!动力电池回收折扣系数倒挂●千亿级“锂电新都”崛起!电池巨头扎堆西南●价值万!四川年内首个锂电池大额订单“蓄”能出发来源:电池工业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池工业网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电池工业网电话进行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